
电影《第二十条》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出品,聚焦正当防卫这一热议法条,讲述了基层青年检察官顶住重重阻力,追根溯源还原案件真相,只为守护公平正义底线的故事。影片故事涵盖多样群体,真实描摹出当下社会群像样貌、鲜活还原了市井生活的百态人生,还融入大量喜剧元素,在插科打诨中直指严肃司法议题,引发深思,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正当防卫的法律意义。

为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正气,提升检察干警坚守“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传递司法温度,近日,华池县检察院组织全体干警开展《第二十条》集中观影活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华池县检察院干警的观影感受吧!

第一检察部检察官任建涛:《第二十条》故事立意深远,立足于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从多个维度和视角,直面法律难题,叩问从检灵魂,呼吁公平正义,是切切实实反映检察队伍为人民干实事、干好事、干真事,弘扬新时代法治精神的一部佳作。“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在看完电影《第二十条》之后,这句话久久在我的脑海中回荡,正如正当防卫不能靠跑,公平正义更不能靠喊,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官,要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案件,做一名有信念敢担当的检察人,维护正义,争做法治之光。

第二检察部书记员张鹏:作为一名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在观看电影《第二十条》以后,感触颇深,深切体会到检察工作的使命感和重要性,在工作中应该具有攻坚克难和勇于创新的勇气,在协助办理案件过程中始终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履职,用实际行动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司法精神。

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助理郝文丽:电影《第二十条》堪称普法宣传最强嘴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也通过影片对普罗大众产生了深刻影响。剧中韩明检察官反复强调那句“法律没有错,那谁有错”才是作为检察人该思考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经验让我们越来越自信,往往看一眼就能对号入座,找到病因准确定性。肌肉记忆是新法律人所盼望的,也是老法律人该时刻警惕的,法律的规定浩如烟海,法条数不胜数,但不管法律怎么规定,万变不离其宗,法律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每一个法条我们不一定能够记住,但最根本的评判标准实际上从来都没有变过,也一直在,那就是朴素正义。从这一点出发,作为检察人我们都该保持有吕玲玲的这份执拗。

政治部司法警察霍海润:《第二十条》这部影片中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还原了检察官们一心司法为民的政治立场和守护正义的价值追求,为检察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法律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维护正义的力量。作为新时代检察干警,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始终站稳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时刻关切回应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期待,积极弘扬“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理念,在司法办案中注重法理情的融合,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努力答好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答卷。

办公室文书曹知新:作为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第二十条》带给我很大的触动,身为一名检察人深深地与电影中检察官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真正实现公平正义道路上的艰难共情。我常常听办案的检察官说“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当电影中吕玲玲检察官哭喊着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检察官作为司法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更应当保持一颗“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初心。法律不应该是冰冷冷的条款,而是执法者对天理和人情的考量,法律没有温度,但执法者却应该有温度。韩明检察官最后在听证会上掷地有声的讲话也道出了检察官在办案时需要将法律条款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统筹法理情的有机统一,始终牢记“公平公正”是我们一代代检察人矢志不渝的追求,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