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检察院坚持以“党建红”引领“检察蓝”“条线业务有品牌”“部室工作有亮点”,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培育出了“五心五型”党建工作品牌和“红+绿”公益诉讼、“红脚丫”未成年人检察、“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利民便民接访等业务工作特色品牌,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检察工作现代化注入更加蓬勃的“品牌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业务,打造“五心五型”党建品牌
华池县检察院党支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传承南梁精神,创建“一党小组一特色”的“五心五型”党建品牌。政治部着力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以“忠心”打造“清风型”党小组;第一检察部创新工作用工匠精神办理精品案件,以“匠心”打造“创新型”党小组;第二检察部不忘初心全力做好公益诉讼,以“初心”打造“能动型”党小组;第三检察部深入开展系列司法为民活动,以“暖心”打造“枫桥型”党小组;办公室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和驻村帮扶工作,以“贴心”打造“服务型”党小组。华池县检察院党建阵地建设被县委组织部确定为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截至目前,共接待20批600余人次前来调研指导、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党建工作。
聚焦检察公益诉讼,打造“红+绿”品牌
华池县检察院聚焦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两大领域,打造了“红+绿”公益诉讼品牌。“红”是守护“英烈红”,主动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文旅局挂牌成立了“华池县红色革命文物管理保护工作站”,制定了《革命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针对革命文物遗址遭到破坏的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发诉前检察建议,携手完成了对朱堡子烈士陵园、闫洼子会议旧址等18处革命文物遗址进行了专门修复。办案组成立以来,与其他行政单位协作配合,构建起了“行政+司法”的革命文物保护体系,共办理革命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6件。“绿”是守护“生态绿”,积极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联手破解难题,协力守护“天蓝、水绿、山青、土净”的美丽华池。去年以来,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9条,立案调查8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9份,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8件,追回生态损害赔偿金36万余元。针对1起河流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造成水源保护地污染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职能单位进行全面整改,落实生态环境修复,督促修复被污染、破坏、占用的林地补植复绿120余亩,有力地保障了区域水源安全。针对县区内油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开展了“检企联动促和谐青山”活动,联合建立了公益诉讼示范基地,促进油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持续健康发展。该院创建的“华池县检察院古生物化石保护类案法律监督模型”已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架推广应用,办理的“运用一体化办案机制实质性化解行政裁判监督案”“督促保护战国秦长城行政公益诉讼案”被入选为全国典型案例,承担的《以“红+绿”公益诉讼推动革命文物和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创新课题被“陇原剑”采用并推广。
聚焦未成年人检察,打造“红脚丫”品牌
华池县检察院以“红脚丫”未检品牌为载体,以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为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强化品牌引领,创新工作理念,依法综合履职,以检察之力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六大保护”融合发力,共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红脚丫”未检品牌正式创建以来,以“检教同行、共护成长”为主题,9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为全县中小学校讲法治课10多场次,组织学生庭审观摩2场次、走进儿童身边等系列活动,真正“零距离”融入未成年人,开启了有爱心、有温度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普法之旅。
聚焦利民便民接访,打造“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
“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成立以来,认真践行“枫桥经验”,深化落实“检察护企”和“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通过检察长接访、现场听证、检察官带案下访、释法说理等系列为民、利民、便民活动。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共回复答复群众信访24件,回复答复率100%;组织检察公开听证32次,接访下访14批次,化解矛盾纠纷12件。积极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2件2人,为老年人申请发放司法救助金4万元,引导犯罪嫌疑人退赃退赔,共追赃挽损140万元。把马锡五司法精神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浩荡东风今又起,砥砺奋进正当时。华池县检察院通过“党建+品牌 ”的创建,激发了干警干事创业热情,凝聚了干警蓬勃向上的正能量,发挥了模范典型引领作用。近两年,院党支部被县直机关工委授予“服务型 效能型”党组织荣誉称号、建立的“古生物化石保护类案监督模型”荣获全省“十佳模型”、数字检察工作团队被市院记三等功、全市基层检察院绩效考核一等奖、全县油区治安管理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1名检察官被甘肃省人社厅、省水利厅评为“全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个人”,2名检察官助理在甘肃省检察机关业务竞赛中分别获得“案件管理业务能手”“刑事执行检察业务能手”称号, 4名干警分别荣获全市全市检察机关“清廉示范先进个人”、“模范检察官”、“办案能手”、“优秀书记员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