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逝,岁月如梭,转眼间到华池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一个半月的跟班学习之旅已经结束。很荣幸能有这样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跟班为我们年轻检察干警的成长创造了融心手相连、畅叙友谊与实务学习为一体的文化交流桥梁。今天,我继续将自己的所学、所感分享给大家,以期达到一人学习,带动一片的效果。
查微析疑,用工匠精神践行法治追求
“我只喝了一点……” “我技术很好……”“想着驾驶的距离也不远……”“没想到就出事了……”被告人张某某(农民)在领取起诉书时,无比悔恨地对主审法官王保中庭长诉说着自己当时的侥幸心理,王庭长很同情但也很无奈。醉酒驾驶入刑以来,王庭长担任刑事审判庭庭长的十年间,共审理危险驾驶案件364件364人,其中,329人为农民,占全部受案人数的90.38%。这就更坚定了他通过庭审做好法治宣传的决心。
4月21日,王庭长再一次披甲上阵,主审张某某危险驾驶一案,让“巡回法庭”在城壕镇文化广场赶了回大集,赶集的村民得知法院在这里公开开庭,闻讯前来参加旁听。庭审结束后,不时可以听到百姓们的交谈声,“你看啊,喝酒开车被判刑,可是会影响子孙后代前程的”“喝酒开车如果造成人员伤亡,我们还得赔偿,真的是劳民伤财,会让我们本就贫苦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一朝回到‘解放前的’”。
听着这样的谈话声,我知道,今天的庭审很成功。这种“现身说法”的庭审方式直观地向群众宣传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再次提醒大家“行车与守法相伴,安全与幸福同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文明出行规则,营造了“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法治观念。
这起案件只是王庭长职业生涯中办理的上千起案件中的一个缩影,他不断尝试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一次又一次探索丰富着“马锡五”审判方式。大家都评价他是一名“有工匠精神的法官”,他审慎对待自己手中的每一个案件,力求将每一个案件都办成精品,在一个又一个精品案件中践行他的法治追求。
秣马厉兵,保驾司法公平公正
刑事审判团队还注重判决送达时的释法说理,每次宣判时,法官助理和书记员都会详细向被告人阐述罪名认定、量刑分析及同案犯之间判处情况不同的原因等,做到了有问必答、有惑必解,直到被告人没有疑问为止,正是他们这种答疑先行、防患于未然的谨慎做法,才有了一季度一审服判息诉率95%的好成绩。我参与并见证了他们在事实认定、案件定性讨论、量刑情节确定、刑期计算、裁判文书制发及判后答疑的全过程,他们的每一次接待、每一场庭审、每一份判决都始终涵养着认真的精神品格,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只有“更完美”,点滴之处尽显认真。
培根铸魂,涵养认真的精神品格
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增多,被告席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为畅通交流,提高庭审效率。年近六旬的王庭长像小学生一样,提前记录重要问题,对关键字词的发音予以标记,尽最大努力讲好普通话。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语言问题,却是关乎被告人权利实现的重要环节,他常说“一枝一叶总关情”,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现实生活中,失于一物之细,疏于一事之微,带来重大后果的事例不在少数。他也常对庭上的干警们说“跟着我干事,你们会很累,得常常加班。”但庭上的干警们都笑着说“一丝不苟落实好审前联系、审中沟通、判后回访工作机制,精研细耕每一个案件,虽然累了点,但心里踏实。”有王庭长这样的榜样在身边,才有了刑事审判庭十二年获得该院先进集体的好成绩,涌现出了王杰等优秀个人。王庭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从一个人优秀带出一群人优秀,一个团队的优秀。
履职尽责,扬帆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青年应该有一代青年的担当。”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期待呼唤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检察人,需要我们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在履职尽责中,赓续伟大建党精神。
---勤奋刻苦,争当业务工作的好学者。此次跟班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知识储备和司法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本领恐慌”,强调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学习本领。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我们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春光美好正当时,我要珍惜光阴,如饥似渴学习,始终保持争创一流、担当作为的奋斗激情,通过更具“挑战性”的学习,纾解“本领恐慌”,主动迎接风险挑战,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岗位上展现更大作为。
---踏实肯干,成为检察官的好助手。作为一名检察官助理,更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提升专业素养,练就过硬本领,认真细致地做好各类案件的初步审查和法律文书起草等工作,保证办案系统填录数据的精准无误、文书起草规范严谨,心无旁骛协助检察官“精耕细作”每一个司法案件,做好检察官的参谋助手。
---敬业奉献,服务群众解民忧。法官们积极探索“马锡五”审判方式,服务人民群众的做法成效显著。“马锡五”审判方式孕育并产生于华池这片红色热土,它对推进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法制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是我们法律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一名检察干警,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其精神实质,并在工作中创造性加以运用,以便更好能动履行检察职责促诉源治理。
总之,作为80后的检察人,更应以前辈们为榜样,坚守司法初心。在我们所热爱的司法领域里,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同时,也要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发掘我们身边的检察榜样,提炼他们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讲好我们检察人自己的故事,在身边人感人事迹的感召下,在成功经验的激励下,用我们的筚路蓝缕,胼手砥足的艰苦奋斗,用我们的一字一句、一篇一章,于无声处,让身边更多的群众受益于汲取的法律知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奋进逐梦共韶华,在新时代的春天里,让我们一起向未来!